湖北:流水线上“造房子”——走进咸宁首个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2-22  来源:会员发布  浏览次数:815
核心提示:湖北:流水线上“造房子”——走进咸宁首个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

       一张张预制管片从车间运出,厂房内焊花四溅……2月21日,走进位于嘉鱼县武汉新港潘湾工业园的中铁科建武汉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去年底接到第一笔外接订单以来,一直在忙生产。春节期间因天气原因停工了几天,大年初四就开工了。”基地负责人王成刚称,目前基地承接了武汉地铁12号线以及武汉白沙洲大桥改造项目的管片、叠合板等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订单,正在开足马力抓生产。



       据介绍,中铁科建武汉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于2019年底落户嘉鱼,隶属于中铁科建集团,是我市首个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基地占地223亩,总投资约3.5亿元,设计总产能30万m3,以预制装配、城市停车、工程总承包为主要业务,主要生产轨道交通、高铁、市政、房建、水工等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制造智能停车设备、精品模具、精品钢构等创新产品,并能提供配套服务。



       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和其它尘土飞扬的工地不同,这里的环境干净整洁,生产井然有序。



     “‘流水线’上做配件,‘搭积木’式盖房子。”王成刚一语道破装配式建筑生产的特点。他说,所谓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把工地搬到工厂里,相比传统建造方式更加节约环保,不仅能节约施工用水、用电,还能减少建筑垃圾、扬尘和噪声污染。同时,装配式建筑标准化生产质量更高、更稳定。对于建筑工人来说,工作环境更加安全。



        基地大门左侧在建的办公楼,正是使用基地自产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组装搭造,建成后装配率将达到85%。“今年1月份,基地被湖北省住建厅认定为湖北省装配式建筑示范产业基地(部品部件生产类),并颁牌奖励。”王成刚说,目前,基地仅开了三条生产线,预计今年产值达2亿元。随着我市装配式建筑的推进和华中地区业务的发展,等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0亿元左右,上缴税收可达3000万元,拉动就业约600人。同时,对带动产业链发展、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都起到积极作用。



(来源: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萱 章文静)




 

本文标题: 湖北:流水线上“造房子”——走进咸宁首个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

本文链接: https://www.zps360.com/news/1/news_info_240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打赏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湖北:流水线上“造房子”——走进咸宁首个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篇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JZCYXDHLM",每日获得装配式行业最新资讯、知识、文档、供求等信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